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规划教材的一册。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的系统组成、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 2007办公软件、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网页制作与发布、程序设计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涵盖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以便他们在更高级的课程中构建和扩展。
以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涵盖的一些主题:
1.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存储。
2. 数据结构和算法:涵盖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和树,并介绍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处理数据。
3. 编程基础:学生将学习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如C++、J***a或Python。他们将学习变量、运算符、条件语句、循环和函数等编程的基本概念。
1、计算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等等一系列基础知识;起码要能够独立的开发软件,至少要熟练运用一门面向对象语言,并且懂其他三到五门语言,还要了解网络编程等等。
2、网络技术专业,是专科院校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Oracle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等。
3、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特点,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的普及,机电一体化在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通过将计算机网络与电力系统相结合,我国电力行业也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支持电力生产和运输的核心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1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