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3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守仁
大学问的作者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著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等代表作品。其***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大学问话语:
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礼记·学记》。意思是要广泛学习、深入思考、审慎质疑、明辨真伪,并坚定地去实践。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论语》。强调学习的持续和喜悦,以及与朋友分享学问的乐趣。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指出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并能够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礼记·学记》。强调对学问的热爱和投入,认为将学问变为自己的乐趣是最高境界。
5.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 李白。鼓励学习者要勇往直前,抓住每一个机会,不辜负时光。
这些话语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持续的努力和对学问的热爱。它们都是激励人们在大学中追求知识、拓展视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典话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1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