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考证 > 正文

台州普通话等级考试,台州普通话人考

  1. 浙江台州幼师资格证普通话报考条件?
  2. 浙江台州人说的‘阿卜’是什么意思?
  3. 两广闽浙一带一直没有普及“官话”普通话有没有后患?

浙江台州幼师资格证普通话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以下3点

1.报考条件:(1)具有台州户籍;(2)在台州缴纳社保;(3)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签发机关为台州公安部门,并本人参加现场确认);(4)在台州就学的学生(外地户籍学生须本人参加现场确认)。以上条件满足一个即可,不接受其他人员报考。

2.2021年7月15日后参加过测试(含已报名但未参考或缺考)的人员请勿报名。缴费费用即入财政非税系统,恕不退还。

台州普通话等级考试,台州普通话人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报名时,须填写并核准自己的姓名、***号、手机号、地址等信息,填错造成的后果本人自负。测试后证书统一由邮政EMS快递寄出,邮资到付。

浙江台州人说的‘阿卜’是什么意思?

在台州当地,“阿卜”,就是“阿婆”的口语,也就是普通话口语中的“奶奶”。

与之相对应是“阿公”,也就是口语中的“爷爷”,当然,台州话的发音并不与普通话完全一样。

台州普通话等级考试,台州普通话人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意听的话,很多台州话与普通话有接近的地方。

两广闽浙一带一直没有普及“官话”普通话有没有后患?

语言的发音会养性情,从语言的发音中,可以形成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商,不同的处事方式。比如有些地方发音生硬的城市,此地人的个性多半硬朗。发音偏软的城市人群,大多处事会圆润些。所以,保持方言的多样性,人文个性会更加丰富!普通话,英语等都只是语言的一种,会说会听能通用即可,方言才是源出身地的母语。我都会讲三种方言,其实感觉不错的。台州的南端有一个小镇同时使用3种不同的方言而且方言反差很大,挺好,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我们县志记载清朝雍正时已经使用制定的官方语言,即是现在海陆丰地区使用的“正字”或称“正音”,正字也称为中州官话,它的发音介乎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之间,就是渗杂本地话的普通话,我们称之为咸水普通话,有些年纪大的老人没有上过学也会说这种正字,刚开始我还感觉很奇怪。

台州普通话等级考试,台州普通话人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的正字正音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被普通话代替,只有在丧事、祭祀和戏曲上才使用,本地正字剧团所使用的语言就这种遗留下来的清朝官话,经常看韩剧特别是历史剧的会发现韩国人说中国话很㢢脚,其实这种发音和我们的正字恰恰非常相似,可以想象清朝雍正时韩国还是中国属国,朝庭推广的官话同样适用于韩国?

说起这个正字音的发展还有一段历史,据传清朝雍正时有一旗人到陆丰当知县,到了陆丰发现本地语言(福佬话)和他的普通话真正是南辕北辙,语言不通使他无法和官民士绅正常沟通,他将这情况向朝庭进行汇报,加上朝庭早有这个问题的先例,因此促使清朝***着力制定了官方语言“正字”,并把它推行到全国各地特别是非普语地区使用。

各地方言属于文化现象,千百年流传下来,没有大的变故,是不可能消亡的 。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正式场合是必须使用的,例如学校、法庭等等。

不知你说的后患是什么?是分裂倾向吗?不会的!两广闽浙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区域,怎么可能分裂?

自从秦始皇征服百越,闽广就牢牢地扎根祖国大家庭,更不用说吴越之地。特别是经过西晋八王之乱,衣冠南渡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从来没有过分裂的历史。即便乱世有短暂的有划江而治,也无浙闽两广***。

江南、岭南人才辈出,特别是江南多才俊,历史上状元出的最多,是历朝历代政局中的重要力量。如果浙江、福建、两广因为语言要独立,不会这么多年无声无息的。

浙江,福建,两广语言也不同,福建有福州话、闽南语等等;每个地市,甚至每个县、乡镇都有自己的方言。广西话和广东话也不一样,客家话又不一样,难道都要造反不成?

所以,这个问题有点幼稚!在强大中华文化吸引力下,汉族主体区域是不会分裂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