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书法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也是中华独有的文化。在我们国家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晋代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到唐代的“欧颜柳赵”到宋代的“苏黄米蔡”及至元明清民国以至今天,书法大家代有人出,薪火相传,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美妙绝伦大气磅礴中华独有的书法世界。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足以说明它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历史传承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是中华艺术的绚丽瑰宝。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的普及,近年来莫说毛笔,就是硬笔,提笔写字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习练书法的人也相应地减少了,对传承弘扬我们传统的书法文化艺术形成了似乎不利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议从青少年抓起,将书法列入初高中学生的中高考之中。我觉得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旨在继承弘扬光大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
但是,所谓牵一发动全身,这个建议是好的,但真要付诸实施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如何制定统一规范的书法专项教学大纲教材,也不说如何确立统一规范的中高考试卷和评判标准,单就初高中学生的课程调整安排恐怕都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棘手的事情,因为现在的初高中生课程已经排的满满的,初高中生已是“满负荷运转”,已经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再增加其他的学习内容了,是怎么都拨拉不开的事情。而要把书法纳入中高考中,只能以减去其他课程再增添书法课程,别无他法。这样势必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
所以说,将书法纳入中高考这件事没有现实的可能,这个问题应该是不成立的。
我认为应该纳入中考。占语文分一定比例,占分比逐年增加。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身为中国人就应该了解并会书写书法,可通过熟知书法历史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书法临的古帖中包含有历史知识,教育知识,经典知识等,学生通过临帖可以使中华民族的基因植入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书法中的美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提升学生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感谢邀请。
首先,教育部已经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49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教育部对于“让书法纳入中高考评价体系”的问题作出正式答复。
其次,我个人认为这个提议出发点非常好,汉字一直有着一种独特魅力,且字体多样各有千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但因现代化智能化设备的普及许多人已经很少动笔写字了,长此以往对书法的传承和创新都会收到很大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这项瑰宝的失传,因此提倡普及和教育学习书法很有必要。
最后,个人觉得把书法加入到教育当中是件好事,能够全民普及但是应该注重方式方法。不管中考还是高考现在都是学生面前的两座大山,学习压力已经很重了,再将书法加入到考试当中去未免有点矫枉过正了。再说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主观感受,行书楷书等字体多样,每个人喜好不同对于书法理解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如果把它变成考试科目,那么评判标准如何订立。即便统一字体统一标准,每个学生都写一样的字体那么和机器还有什么分别,书法的意义又何在?所以个人觉得做为把书法做为一个考试科目有点不太现实,恐怕最后更多的会变成形式大于意义。
书法要推广普及的方法有很多,没必要非要变成单独考试,毕竟素质教育嘛干嘛非得应试。至于具体方式方法可以集思广益,我相信教育部那么多人总能想出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来。
书法纳入中高考纯属无稽之谈,书法能比科技重要吗?要想民族振兴,必须科技兴国,只有科技进步了,国家才能强盛。至于书法,属于美术类,与科技进步关系不大。与其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书法上,岂不可笑?封建社会科考,一看文章内容,二看书写水平,而现在,只要写得淸清楚楚,容易辨认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花费巨大精力去练字。只要把语文,数理化,及外语学好就可以了。说起现在书法,练字的多是退休老年人,没事陶冶情操。艺人,提高品位,显得高雅,与中国科技进步用途不大。总之,提高教师写字基本功才是主要的,一个写字不规范的老师将影响学生书写水平,因为对学生来说,老师的字就是他们的字贴。
可以肯定,我们国家政策这样规定肯定是有其充足的理由和原因的。其实,我们讨论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还不如去认真的了解一下中国书法为何物。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她是足以让我们中国人可以引以为豪的优秀文化。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她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中国书法与建筑学、音乐学、哲学、美学等文化都有不可割裂的亲密关系。宗白华先生说:如果研究中国文化不研究中国书法的话,那只能是一个门外汉。
外国人可以对中国书法一无所知,也可以一辈子做门外汉,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做一辈子门外汉的话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可是,现代人对这么优秀的文化置若罔闻,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或任由其日渐败落下去是不是很悲哀,是不是不能允许的?
所以,有没有必要就显而易见了!
肯定会有的,也是应该有的。中国教育不以培养和传承中国文化为基础,肯定是有违中国教育的宗旨。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什么?无可非议,那就是中国文字。文字,用什么方式才能体现它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风格呢?我想,莫过于书法。因此,书法,务必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之中、测试之中、升学的录取之中。非然,中国文字、中国文化将会走向一个难于挽救的可怕低潮。就目前,看看绝大多数学生所写的字迹,“欣赏一下”书法界古古怪怪的丑书,我想凡是关心、关爱中国文化的每一位公民,都在为当今的书法感到不寒而粟!
其实早前中小学历史课本中就有关于书法知识方面的考察比如:
甘肃省的历史中考题
问:请选出下图中汉隶的代表作品?
近几年语文科目也侧重了书法理论的考察,比如 2014年广州语文统考
问:下面这四个篆书,请用相应简体楷书写出来
2017年山西省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
其实,字写好了,不仅仅是考试可以加分,在学生平时的作业中,好的字能让老师感觉更加亲切,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在考试中,好的字必然能让批卷老师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多给几分简直太在情理之中了!在以后的工作面试、生活当中,写得一手好字,也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正所谓,字如其人,一手好字,一生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