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信息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

  1. 人大化学专业考研难吗?
  2. 李昌平专家简历?
  3. 云南小学生研究成果获大奖是英雄出少年还是学术造假?您怎么看?

人大化学专业考研难吗?

人大化学专业考研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近几年,由于化学本科就业前景并不太好,导致考研热度上涨、人才需求标准的严苛,越来越多的本科同学开始投入考研的大军。根据2019的最新数据显示,化学本科考研率从17年的35%上升至19年的6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意味着班上10个人中就有6个人考研,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据了。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昌平专家简历?


1 李昌平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专家。
2 李昌平拥有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和咨询工作,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著,获得了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
3 李昌平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等多个方向,他的成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云南小学生研究成果获大奖是英雄出少年还是学术***?您怎么看?

无论这件事是真的还是抄袭的,这篇文章才得了三等奖,那二等奖和一等奖是不是更加逆天啊。

先不说一个小学生能否理解这么多的专业词汇和试验方法,也许他是个神童,他的实验成本和时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从他的文章里估算,他至少要花几万块钱去买实验的材料和器械,还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做实验,一个小学生怎么可以做到呢,我感觉这件事就是***的,***裸的抄袭。目前这个社会竞争太过激烈,家长都想让孩子早点冲出来,取得一定的成绩,然后直接达到最后的目标,但是最起码也的动动脑子啊,这都敢写,甚至还敢去参加国家级比赛,这简直就是拿我们普通人当傻子糊弄。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小学生可以完成博士论文的水平,这件事我认为是合理的,但是他也的分是做了什么事,有些事情我认为即使是天才也是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不是你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生物学的东西是需要大量实验为基础,而不是我拍拍脑子就可以找到正确方向,并完成实验,这应该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小学生那他几岁开始做实验的呢,以上都是我个人理解,也许他真的是天才,那是最好,以后长大可以为我国做贡献,但如果不是,希望家长能清醒点,孩子需要一步一步的成长和提高。

其实我们自然是希望是真的,希望有这样的神童。毕竟出现这样的神童,对于国家是幸事,将来所能取得的成就和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想象。不过这个事情终究是***的,现在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

以前就看不出是***的,现在就能看出?我们普通的网友看到这个的第一感觉便是***,专家反而觉得真实!从网友的推测来看,若小学生能够取得这类荣誉或奖项,将来的高考是能够取得加分。所以不排除是父母为了子女以后高考或其他方面铺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子女的名义发表出来。但是,一个小学生竟然懂得如此深奥的科学研究,这个***就有点卑劣了。更令人差异的,这位所谓“神童”竟然不是中国国籍,而是美国国籍!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咱们不能光凭人家是小学生,就说人家是学术***,万一人家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呢,对吧?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

这个小学生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他得的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他研究的课题是《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看了***的一些介绍,对于生物完全无感的我来说,只觉得不明觉厉。

咱们就把科普的这个过程省略,组委会对这个项目如此评价:

知名医疗媒体账号“丁香园”评论称:

正是这样高度的评价,反而引来了质疑,一个小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过关吗?

为此,***贴出了小学生的实验记录:

然而这并没有让质疑声变得减少。

据报道,这位小学生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研究员,而有人扒出的其母亲2016年获批的一个项目:

云南小学生研究成果获大奖,背后是三个原因在作祟

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云南六年级小学生陈某石获得了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大赛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小学生获奖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一些小学生还是很有实力的。但是,这名小学生的题目却相当有水平《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我们不说别的,光看这个题目,你们懂了没?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的你们懂了吗?光看题目就有一大群成年人懵逼在现场,更不用说一个6年级的孩子了。显而易见,这是典型的学术***,一个小学生怎么可能完成这种研究。

经过网友调查,事实很快就很清楚了,陈某石的父母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很显然,孩子的父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署名给了孩子,然后让孩子去报名参赛拿大奖,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学术***行为。目前组委会已经着手调查,结果将不期公布

孩子的父母为何要把学术研究成果署名给孩子?不外乎三个原因:

一、为了孩子能在全国获大奖,获得择优入校的资格。

二、为了孩子将来高考做准备,高考加分或者自主招生入名校。

三、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成为***羡慕的小神童。

第一点:现在的很多学校初中高中入校都要看孩子的成绩,有没有获得什么大奖,有没有什么突出技能,孩子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择优入学。不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了孩子。

第二点:孩子读到高中之中,这个大奖还可以作为高考加分或者一些名校自主招生的条件,比如北大清华等名校。高考加20分,很多时候一分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这个大奖很有必要。

第三点:父母为了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羡慕的小神童,父母于是挖空心思,把自己辛辛苦苦研究的成果给孩子。这样的后果是不公平竞争,性质恶劣。

目前组委会已经发布消息,对此案进行调查处理,如果情况属实,不仅会撤销获奖资格,陈某石的父母也要受到相应处罚。

云南六年级小学生陈某石研究结直肠癌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看到这一新闻我一直在琢磨反思,到底是自己“智商欠费”,还是有人侮辱了自己的智商,从不怀疑自古英雄出少年,但小学生在生命健康领域获得创新研究成果必定令人质疑。

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就算是六岁上小学,今年也只有12岁,就算孩子智力超群、能力超强,他也还只是一个孩子,生命尚在幼年,我就不明白,他对人类生命健康、疾病科学能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说实话,我们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对于疾病科学的认知都是懵懂的,更何况一个未成年的小学生呢?缺乏对生命健康的足够敬畏尊重,这样的创新成果也失去了本原意义。

昨天,我们看到报道,小孩父亲陈某彬发了一份致歉情况说明,一方面,强调其儿子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接触相关科学知识,形成了浓厚的科研兴趣,孩子根据自身科研兴趣选择了这一获奖课题,而且获得学校指导老师、父母及所在课题组研究生的共同指导。对此,我们想说的是,孩子热爱科学、有浓厚的科研兴趣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只是对疾病机理研究这样的事情,最起码你得尊重科学规律,也得尊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规律,否则不就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吗?

再一个,孩子父亲的情况说明,也承认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自己没有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看到这些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成长出名,真的是费了老爹不少心思,可如此越俎代庖、代子研究,本意是盼子成长、望子成龙,没曾想这样的神操作,把爹帮儿弄成了爹坑娃,被打脸的是成年的父亲,受伤害的也少不了年幼的儿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