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名:北京大学
第三名:武汉大学
第四名:南开大学
第五名:上海财经大学
第六名:复旦大学
第七名:西南财经大学
第八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九名:中央财经大学
第十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有一个全国高校金融学排名,这是唯一官方的排名,只是没有公开公布。因为一涉及排名,争议很多,这里就不列了。
目前比较认可的金融学强校,国内较早拥有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大大学、西南财经大学。08年8月,国家重点学科单位新增有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按教育部解释,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即意味着“拥有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均达到了该领域的顶尖培养水平”。
除了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山大学等,个人认为都有各自特色,具备很高的培养水平 。
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自己觉得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虽然在南开大学的博士方向是世界经济,但论文是关于欧元和欧洲金融市场的,在这方面的专著和学术论文还是拿了2、3个省级奖项的。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可能有必要先稍微普及一点基础知识或信息。金融学专业属于金融学类,对此确实比较熟悉的朋友请直接跳过,但后面的分析是以各高校招生计划中的专业名称作为分析对象的。
金融学专业属于金融学类,我们对550多个本科专业及其所属类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读,基准是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在上图中,点金具体的专业名称,就可以检索到该专业的情况。具体到金融学专业,不仅有专业解读,你还可以点击可能从事的职业名称,查看职业解读信息。
先问分数够不够。分数够了上哪一所都是前途无量。想留北京就去央财,毕竟财政部和各大银行总部以及各金融机构央财校友占比太高。留上海这个未来国际金融中心上财自然也很好,央财毕业去上海也没问题。如果央财毕业再去读上财研究生,上财毕业读央财的研究生,还有博士,再读个西财的,不就是中国财经界的宠儿吗[呲牙]
感谢邀请
金融学专业这几年比较热门
有以下几类,
应用经济学双一流学科: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理论经济学双一流学科: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建议选择中央财经大学。不论是就业还是出国,还是学科评估更佳。
另外其实金融专业除了专门的财经大学,北大、人大和厦门大学也是很牛的。
1、学科评估的结果,中央财经明显更胜一筹
2、校友会金融专业评估
3、央财和上财的就业质量报告出国率
(1)央财的本科就业率96%,50%的学生选择留在北京,其中出国率20%。
(2)上财的本科就业率95%,80%的学生选择留在上海,其中出国率23%.
第一档:清北复交
第二档:人大
第三档: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了中国金融学院)
第四档: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第五档:南大、浙大、厦大、南开
第六档:中山、武大
...
...
211金融类大学按影响力排名如下: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北京[_a***_] 、
辽宁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南大学 、
金融系大学排名:
1、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位列金融学排名第一,学校拥有极具影响力的金融学系,专业全面,涉及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与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等多个学科领域。
2、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二,该校金融研究和教学积极追求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涵盖中央银行、投资银行、货币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企业财务学等领域。
3、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排名第三,在金融学的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财务学系。该校金融课程教授经济管理和预测,涵盖资本市场、金融工程、金融机构管理等领域。
4、耶鲁大学:耶鲁大学排名第四,该校具有非常深厚的金融学历史,金融学系拥有多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涉及投资管理、金融理论研究、金融信息与分析、金融工程与定量投资学等。
5、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排名第五,学校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金融学院,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金融学课程,涉及分析、理论、和实践。该校金融专业也致力于向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
6、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六,其金融学系被誉为“南亚的硅谷”,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金融实验室,提供跨学科的金融专业课程,涵盖金融市场、金融工程、创新金融服务、金融管理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