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37所“双一流”大学?无论是哪一轮的评估,都不是137所,首轮“双一流”评选出了140所(题主可能是没有包含3所军校),第二轮更是首轮一所均未淘汰的背景下新增了7所,所以说目前的“双一流”大学一共是147所,我们可以将这些高校分为5个层次。
有网友说,“双一流”都从原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等两个类别缩减到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个“单一流”了,也就是说没有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了,所以每一所高校的地位都是等同的,不再有层次(档次)之分,其实不然,在每个人心目中,高校都有先后之分,只是可能先后的标准与逻辑各不尽然相同罢。
如果我们按官方之前的区分来看,“双一流”大学其实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档:一流学科自定高校,这个大家都清楚,唯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入选。可是让笔者感到奇怪的是,第二轮“双一流”结果公布已经快半年了,这两所高校自定的一流学科居然还没有公布。
第二档:原985高校,除第一档之外的另外37所入选这个层次。当然,本层次内包含了入选985行列的军校国防科技大学。其它的985高校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均进入这一层次。
第三档:33所211高校中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称号的高校,如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均为本批次高校。
双一流大学其实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统称,并非单一地指某一类大学。因此,换而言之,国内双一流大学并不存在档次层面的区分,当前主要是依据大学发展方向初步划定,而且会随着大学实力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国内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在不少人的印象之中,985工程大学实力强于211工程大学,其次是重点一本,再其次是二本、三本、专科。不过,双一流大学作为国内高校实力最新评价标准之后,许多人依然是习惯于用档次划分高校阵营。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种过时的想法。
137所双一流大学共分为三类,共计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有36所,B类有6所,95所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整体实力上来看,双一流大学A类高校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全部来自传统的985工程高校,B类则是实力相当的三所985工程和三所211工程大学,与A类高校相比,整体实力要偏弱一些。但是,双一流大学的评选机制,决定了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会发生排名的变动。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国内大学发展潜力彻底激活,尤其是一些“双非”高校,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排名一度进入国内高校前十,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今年恰逢双一流大学五年一度评估,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大背景之下,势必会有一些大学面临“出局”,也势必会有一些高校打破发展瓶颈,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那么,你看好哪些大学逆袭?
可以划分为三档:
第一档,强基计划大学(双一流A);
第二档,双一流B类大学;
第三档,双一流学科大学。
一、强基***大学:
就是原39所985大学中的前36所大学,从2020年开始国家停止大学自主招生,启动强基***大学招生。
主要招生专业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古文字等基础学科和相关专业。
这36所强基***大学,可以说是中国真正的顶级大学,既是中国一流也是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一流的学校,也是一流的学科大学。
二、双一流B类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