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一条街就在碑林博物馆围墙外,有很多出售古玩字画的店铺和摊床,很有文化氛围和历史古韵,只是文玩字画良莠不齐,外行人根本不识真伪,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走一过的观赏罢了。
如果您买名家字画真迹不建议去,虽自古书院门就是文人墨客的常住地,改革开放以后仿作团伙不断进入书院门,由于近十年间江西、河南画商以仿卖范曾、刘文西、吴修、石鲁、贾平凹、吴三大、雷珍民等名家字画100元一幅很是火爆,目前仿作人员超过几万人之众。
***如你对画作比较了解的话,你可以去碑林博物馆周围转转,有些店铺会有名家作品,不过这个确实如同中***,还要有一双慧眼。书院门的店铺,个人感觉,名家作品不多,不过可以去感受一下书院门的书香氛围,有几家店或许有镇店之宝,但是价格不菲。如果很喜欢画作,个人建议去西安美院附近的画室看看,有一些不错的画作,价格也不贵,运气好还是可以淘到名人字画。
其实大多数的名人字画一般都很少明码在店铺出售,我在粉巷见过几家茶楼挂有一些名人字画,不过我没有鉴赏能力,所以无法判断真***。不过,有时间路过的话,去粉巷附近的老城区转转,说不准还真会碰到好东西。
祝您好运。
民国时期的知识女性,大多爱折腾,比如三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最折腾的表现就是组织文化沙龙,邀请很多人来搞文艺交流,民国时期的女性,要比组织文化沙龙,她是当之无愧的;
1895年,扬州陈姓贫苦人家生下一女婴,命里克亲人,她1岁丧父,2岁姊,8岁丧母。
陈姓姑娘被舅舅收养,随姓张,14岁被卖到芜湖青楼,当了雏伎,喂了药,失去生育能力。
(年轻的潘玉良。)
17岁,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前来寻花问柳,一眼相中了,收回家当了小妾。
此女随夫姓,取名“潘世秀”,不久安徽都督柏文蔚倒台,丈夫潘赞化解职,两人旅居上海。
潘赞化赴云南参加考袁、北京讨张勋、湖南***,两人聚少离多,潘世秀在上海跟着洪野学素描,展显天赋。
好不好考?本人实在不知道了。有一定中国画和书法基础的人,如还在读高中又兴趣浓厚,不妨报考美院。如在职的话,最好不要当成"饭碗",就当业余爱好,业余时间可以去参加培训班学习,平时有空多写多画。书画水平的提高,途径一是有名师指导,二是自已勤学苦练,三是要有悟性,从文化修养、性情陶冶方面来提高悟性。仅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见谅!谢谢!
既然要考,或有执着的信念那便要有股子劲持久永恒系统学习,便无“好考”之说。
想不努力将书校当作“领证处”然后自认“受到皇上册封”是不可能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
如只是一般爱好,也能写个画个把作品博得大家掌声或已修练得一定境界;那“高手在民间”了可以找名师、投稿参赛、到国家承认的学院深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