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盲而已。
小学毕业起码应掌握4000字左右的汉字,这4000字组成词语,起码上万,也可能十多万,8000词汇能算什么?认识2000字可能就超过8000词汇。
如果掌握了8000汉字,那就是高水平了,了不起了。不要认为4000字与8000字不过是一倍而已,但是你从认识4000字到认识8000字,你读的书就不是多10倍能认识的,有可能要多百倍。
汉字的字和词汇是两个概念,不要混淆了。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识字要求,普通人的识字量大约为6600。按照九年制义务的要求,小学识字量为2400,中学识字量为3800,而整个中学的识字量为6600。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具有3500个汉字的识字量,就达标了。
如果你是英文词汇量8000的话,那我觉得你水平应该还挺高的,四六级肯定都过了吧,然后如果你是中文词汇量8000呢,你就是个正常人的水平。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果是中文8000的话,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
8000词汇量大致相當於碩士研究生水平。但擁有8000詞彙量並不代表你英語水平有多高。關鍵是這些詞匯量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我上碩士時,班裡有個同學L入學考試英語成績一般般(69分),但一上課人家聽說讀寫能力俱佳,和外教能隨意交流。8000詞匯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說讀寫的運用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汉字量绝无6600,6600的汉字量是顶级水平了,会认识不少生僻字了。汉语母语者的汉字量平均大概在4000左右,词汇量平均水平和英语母语者类似,都在2.5w左右。
语言是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有一些词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消亡了。如,关于古代种种酷刑的名词:劓、膑、炮烙……早已退出老百姓的生活,仅仅存在于“故纸堆”中。
在社会急遽变化,或者是出现持续较久、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时(比如“***”疫情),往往会催生大量的新词。不过,随着社会热点出现的新词汇,往往是一过性的,随着热点的降温,这些词汇也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难以沉淀成为常用词汇、基本词汇。例如,二十年前的“非典”疫情,当时出现的许多词汇早已不见踪迹,仅仅沉淀下“非典”一词。
相信,随着“***”疫情结束,因疫情而出现的词汇会被人们逐渐忘却,能够沉淀下来的恐怕也只有“***”一词。
这里聊举三个因抗击“***”疫情而出现的词汇(有的词汇,早已有之,只是被赋予新意):
逆行者——不是违反交通法的人,而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前线的人
追阳者——不是古代神话中追逐太阳的夸父,而是寻找******检测呈阳性者的人。
大白——既不是涂料,也不是颜色,更不是成语“真相大白”中的“大白”;而是身着防护服的抗疫人员。
活気(かっき) 活動(かつどう) 活躍(かつやく) 活発(かっぱつ) 活用(かつよう)
1)彼は忙しい仕事の間にボランティア( )をしている。
2)あの選手は、オリンピックでの( )が期待されてい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