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勤要有清洁工,门卫,如果学校有食堂的话,还需要厨师,洗碗工等,如果学校有锅炉的话,则还需要锅炉工,电焊工,及锅炉维修工。
学校的水电还需要有电工,水暖工等,总之看学校的规模,都有什么部门,才能按照部门所需配备所需要的相关人员,且这些人员编制数是学校正常配备工勤指数范围内人员。
2.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体要求以招考公告为准);
3. 具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体要求以招考公告为准);
4. 体检合格、品行良好、无不良记录。
工勤岗转管理岗不可以参公。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参公对本单位人员的岗位、学历、进入本事业单位时间有关系。往往为参公调入都是进入本单位时间不符合条件。所以,有些可能会参公的事业单位调入或录用新人时,都会对新进人员告之,将来不符合参公条件时应服从分流。
不可以
“参公”政策制定最权威的法律依据是《公务员法》,其第106条的规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工勤人员”是指后勤服务人员,如打字员、清洁工、司机等,因他们不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权并且以后可能要进行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因此他们不应“参公”。但按人事档案中的干部和工人来划分,把所有是“工人”身份的,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视为“工勤人员”,这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科学、严谨、统一的“参公”人员认定标准,特别是对《公务员法》106条中“工勤人员”范围作出准确的界定和解释。
避免拖延过久,各省、市因对法律理解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及不和谐因素的情况越积越多,致使将来的解决难度会愈来愈大。
不能
工勤人员不管转管理岗还是专技岗,任职多少年,都不能进行参公登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谓参公登记,是指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进行注册登记,确立其享受公务员工资和晋升待遇的依据。
工勤岗可以通过转岗考试转参公
勤人员通过转岗以后参公。很多地市都出台的有政策,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可以转为管理岗位,每个地市对于转岗条件的要求都不一样,不过一般是要求:
1.学历。转岗人员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放宽到中专学历。 2.年龄。女***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应为45周岁及以下,男***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应为55周岁及以下。 3.本单位工作年限。转岗人员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5年,且在转岗聘用核准前不得转换工作单位。其中,因机构改革经组织成建制划转人员除外,且其在原单位工作时间视为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退役士兵首次进入事业单位的,其在部队服役时间可与本单位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4.年度考核。转岗人员转岗前5年年度考核应为合格及以上档次,且近5年内年度考核有2次以上优秀档次。退役士兵在本单位年度考核应为合格及以上档次,且须有2次以上优秀档次。
5.任职资格。转岗到管理岗位的,聘用岗位时应按当地事业单位管理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2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