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报考条件:一般年满18周岁后都可报名参加普通话的考试。高等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普通话测试站报名考试,社会考生需要自主报名,到当地的普通话测试站参加考试。
普通话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报考,但一般人不做要求,主要是适合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媒体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电台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配音的专业人员、其他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报考。
普通话考试内容: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30秒,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2分30秒,占20分。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 ,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3分钟,占4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少儿普通话等级证书不是国家普通话测试证书。普通话等级测试规定:应试者年满18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才能参加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并取得相应证书。
而少儿正属于身心发展时期,发音器官正在发育过程中,许多音节随身体发育在变化中,所以不提唱少儿参加普通话测试,所发证书没有任何含金量。
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监测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观察:观察儿童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表达、发音、语调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2. 对话:与儿童进行对话,提问、交流,评估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故事讲述:让儿童讲述故事、描述经历,观察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语音评估:对儿童的发音进行评估,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准确性。
5. 语言环境:评估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普通话输入和交流机会。
6. 评估工具: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评估工具或测试,如普通话水平测试、语言发展评估量表等。
7. 多方面评估:结合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等多方面信息,全面了解儿童的普通话能力。
8.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普通话能力监测,跟踪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要登录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监测管理系统,首先需要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输入监测管理系统的网址。然后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即可。
登录成功后,即可开始进行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监测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录入、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操作。同时,系统还提供在线客服支持,用户如果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
去过北京旅游,或者看过有关老北京背景的电影电视的朋友们,一定感受过儿化音的特色,有人说,不到40个字里,北京人就能用到2个儿化音,儿化音说出来听着那叫一个俏皮,那叫一个幽默,绝对打破尬聊,直奔频聊。让您的吐沫星儿飞到脑顶儿。
儿化音不属于普通话,只是北方的一种特有的构词方式,基本都是在词根使用,
词根音的韵母因卷舌发生音变,叫做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有变声、变韵、变调的变音的特征。
儿化音可以改变词义的,如头和头儿,一个指的是头部。一个是领头的,领导的意思。但是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特别是在口语应用中非常灵活。
但正式场合需要语言严肃、严谨时,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等固态化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儿化语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3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