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国排名怎么样?
啥都懂一点的在校硕士生,和大家聊一聊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全国排名是怎样的。
如果是计算机专业的话,说的比较宽泛,毕竟很多专业都和计算机有一定的联系,那么这次我主要还是介绍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学科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这是一个工科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C语言之类的课程,再者要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诸如工程实践、课程设计、工艺实习等,当然还要培养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在2017年学科评估当中的排名如下,这可以作为排名的参考基础。
排名
其中获得A+评分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这四个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确实也是国内顶尖的。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也都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次学科评估获得A等级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大学也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计算机方面非常强势的专业。
从学科评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特别热门的专业,每个大学都在大力发展,因此它的学科排名几乎和学校的排名是具有正相关关系的,因此能上更好的大学,基本就能学到更好的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想大家有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呀!
你好,提问者
许多知名的大学开设了计算机相关学科,尤其是985和211大学都少不了这门相当火爆的学科。
众所周知,学科评估是国内官方的学科排名,一共分为12等。入围学科的最高等级为A+,最低评级为C-,计算机学科也是如此
我国有些大学计算机技术的实力就是国际顶级的,特别有名的就像清华大学,在2017年国际四大教育排名巨头之一U.S News的榜单中,清华大学成功挤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中排名世界第一。
同样的说起计算机技术,国防科技大学的实力在国内也是名声显赫,此外,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也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A+的实力。
除了以上4个顶级的计算机名校以外,其他在b级以上的也有很多名校可以选择,像北航,哈工等知名的理工科学校的计算机都十分厉害,将来无论就业还是深造都很推荐!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吧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计算机相关的回答,可以参照我的主页,谢谢您的阅读
未来的时代是互联网金融时代,计算机技术是时代发展驱动的基础,是中国赶超欧美的内动力。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全国有186所高校参与了评估,其中A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高校23所。
以上排名仅供参考,实际上第一档A+学科类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差距不大,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可能还要由于北京大学。在以往的排名中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其实并不那么靠前,这次如此靠前,说明确实实力很强的。
下面重点介绍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这个看一下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就知道了。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计算机源自数学系,当年北大方正的王选院士最喜欢数学系的学生去搞计算机,所以北大计算机的软件很厉害,北大计算机系给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2. 清华大学,清华计算机系源自自动化系,所以刚开始是体系结构好,现在也是硬件好,应用好。清华计算机系名声很大,原因是清华出版了一套以谭浩强为首的计算机教材,所以清华计算机系名声比北大计算机系要大。
3.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形学方面很强,现在杭州也是互联网的一个重镇,浙大在此,很多研究既前沿又实用。
4.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最牛的是超级计算机,***系列巨型机,是我国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计算机,另外,国防科大还有麒麟操作系统,也是国内第一的。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的网络很强,有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6.北京邮电大学,北邮因为全校都是搞IT的,据说就业非常容易,因为在各大著名IT公司里都有校友。相对其他几所学校来说,分数低不少,这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学校。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有这个成绩很不错,毕竟在哈尔滨,IT氛围不如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哈工大底蕴极好,也是国防学校,要求严格,它是国内最早建立计算机系的学校之一,有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_a***_]重点实验室。
9.南京大学,南大最近有些衰落,最有名的周志华教授还疑似出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3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