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考证 > 正文

转笔有等级考试吗,转笔等级划分

  1. 新手转笔应该买什么样的笔?
  2. 你上学时,课堂上发生过哪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吗?
  3. 初学者应不应该临《兰亭序》?
  4. 怎么欣赏书法,如何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新手转笔应该买什么样的笔?

如果是新手转笔的话 ,买支黑旋风的练练手比较好 ,笔的重量22克就差不多 不要太重 ,黑旋风的笔也比较便宜, 拿来入门练习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选择笔主要看自己的手更适应那种笔的重量长度之类的

新手转笔应该买圆珠笔或者细笔,因为圆珠笔和细笔比较常见,易于购买和更换,而且转动起来比较自然,对初学者比较友好。

而对于一些高级的花式转笔技巧,需要用到一些特殊材质或者设计的笔,但初学者首先应该熟练掌握基础的技巧,再逐渐尝试挑战更高级别的技巧。

转笔有等级考试吗,转笔等级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上学时,课堂上发生过哪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吗?

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把课文讲了一遍,然后让同学们默读。教室里挺安静的,只听见外面的蝉鸣,这时突然有个同学,尖着嗓子读了一句课文…大家都惊呆了,而这位同学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没有意识周围的异样。

小学年级,因为坐在前排,总能感受班主任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一天,语文试卷发下来,老师让分数及格的同学到讲台上朗诵自己写的作文,给同学做做“榜样”,看着五十几分的试卷我开始慌了,然后,就被第一个叫上讲台。我满脸通红地读着,底下的人都快笑疯了。但是,当我读完回到座位发现我试卷是及格的(班主任算错了分数),我立马跑上台和老师质问,她看着气愤而涨红了脸的我,淡淡地说句“哦,确实算错了!”

转笔有等级考试吗,转笔等级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初三那年,班主任课上转笔玩,玩着玩着笔帽掉了,刚好掉隔着一条过道的男同学脚下,我让他帮忙捡下,他看看我看看笔帽一脚把爱帽踩碎了,我把书竖起来,人半蹲,一脚过去把他的凳子腿踹断,他人坐到了地上,我很迅速的坐好,老师同学都看他怎么了,我装的一本正经!

这问题让我想起一件超级好玩的事。

转笔有等级考试吗,转笔等级划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学时我坐最后一排,大夏天也没空调,教室又热又燥。

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女同学穿的是条白裤子,裤子但是很薄半透明的那种,把红***都透显出来了。

她后面那男学生弯腰捡笔时看到了竟忍不住在课堂上对着前面的女同学打起飞机来。

我忍俊不禁,偷偷伸出脚对那女同学坐的凳子踹了一脚,本意是想让她回头吓死那男同学。

结果很悲催,正巧她起身回答老师的问题,连人带桌全倒了。

我不知倒在地上回头的她看没看到吓得把那玩意都忘了塞进裤档的男同学。

我想是看到了,因为她起来时脸红得象个柿饼,但她没说。

如果下次搞个什么三十年同学会我非亲口问清她到底看到了没有。

初中的时候,同桌忒缺德,上课之前把凳子撤走,上课铃响起,我只能站着。我当时是个相当怕老师的乖乖牌,班主任是个古板无趣的老鸭梨,因此害怕杯拎去办公室秋后算账的我,选择扎马步到下课😆😂😀😂🤣等下课,我整个人都石化无法动弹,最后一个才走,现在回忆起来那酸爽。。。🤣🤣

初学者应不应该临《兰亭序》?

初学阶段还是从圣教序先开始,然后偶尔用兰亭序找找感觉,其实只要认真,先学啥问题不大。现在拿一大堆问题问如何写字的人,多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压根儿没写几天就嘚瑟、不读帖只写自己的非说很认真、被外行人忽悠的不知东南西北的……综上所述,写啥不重要,重要是你得对着帖写,帖子是老师,不是你的伴读,更不是你的邻居……

初学行书写兰亭序,个人觉得是不合适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书法的定义,书法是通过表达自己性情的一种造型艺术。这种造型艺术得有个前提,前提写的字要有出处,就是吸取了法帖,从传统中走出来的。

兰亭序相传是王羲之微醉之后的性情之笔,用笔随着自己当时的情绪而书,一挥而就,所以里面的结字,用笔体现了王的性情,个性色彩比较浓。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字的用笔非常细腻,我们看看通篇字的牵丝,那种提按的变化极其丰富,落笔,行笔,提笔,转笔等等。这些用笔对于初学者来说,恰恰是最难临摹的地方,临写时太慢则"僵",太快则显"油滑"。

初学行书我建议先从"集王圣教序"碑入手,写一段时间,觉得有些熟练了,再写兰亭序或者"苏黄米蔡"不迟,刚刚开始不要"博帖",先专一本帖,学个几年,再转其他碑帖。

看本身基础,如果本身字体很工整,可以直接临《兰亭序》;如果字迹潦草,建议先从楷书练起,比如欧体、柳体、瘦金体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小时候就是从上下左右四个字开始学写字的。横平竖直写得很顺的时候,可以开始临帖了,仅供参考。

没基础练习也许效果更好,我练了四个多月,从一开始一塌糊涂到现在有点模样,其中有一点体会,以前练习的字体总会对练兰亭序产生影响,练习中总会产生冲突,如笔法笔顺,字形,气势等,需要费很大力气去调和,曾看一个介绍一位十来岁少年背临兰亭的***,大概是一直练习,没学其他字体,上手很快,有模有样的。不过练兰亭序得从两条线入手,一是从单字练字形笔法;二是通篇临写,一气呵成,这不亚于重体力活。两条线必须同时进行,还有一点很重要,必须透彻理解文章每一句话的意思,揣摩书圣当时的内心活动,想象书写的状态,也许会成功,看褚遂良临写的兰亭序,连涂抹、写错的部分全部都照临下来,可以想象褚遂良入神有多深,后世的大部分书家已达不到褚的境界,更别提达到书圣的境界了。

没什么应不应该的。

我现在也在临书谱,许多人也认为不应该。

有人说要先临习唐楷,隶书,练好了,再练习二王的行草。

可是二王时代,包括鈡繇和张芝时代,根本就没有唐楷。他们草书大圣是怎么形成的呢?

所以,行书,草书是书法中有自己规律的一套系统,练好楷书或隶书的不一定会写行书,草书。

所以,行草只要掌握正确的结构,笔法规律,坚持练习,也一定能成功。


怎么欣赏书法,如何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书画印是书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单独书法来说,欣赏书法要从正文、题跋、落款和印章等方面进行鉴赏;提高书法鉴赏能力,要多少懂点书法的创作要素,既要从笔法、墨法、章法的谋篇布局上鉴赏,又要从真、草、隶、篆、行,字体的书写标准和贯通上甄别。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就像中国是诗的国度一样,无论是稚嫩的童音,还是满头银发的老者,都能朗朗上口吟诗自乐。相信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书法的,只是缺少对书法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相信书法走进校园之后,未来中国的新新人类,将会大大提高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还将更好的传承下去。

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要从整篇布局上看是否气脉贯通,这是章法的要求;再从用墨的变化上看是否浓淡相宜,这是墨法的标准;再是从用笔的顿挫、力度、出锋、大小等是否有相互呼应,这是用笔的基础;怎么说呢?现场对一幅作品鉴赏,可能说出一二三来,这样对着屏幕,还是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总之,书法作品千千万,遇到就是缘分,喜欢就好。

如何提升书法鉴赏能力,我想也应该与时俱进,我关注了很多书法家的抖音号,看书法***创作很受启发,从入笔、转笔、提笔、按笔等等,受益匪浅。还有书法创作参加法国展的“解密”,其实都是书法家的心得体会,特别值得思考。相信,由于“喜欢”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多看多悟、多写多思、多交流多鉴赏,相信你一定会成为行家里手。

我是浅浅一笑有酒窝,欢迎留言评论或点赞关注,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谈到书法,可以说书法是我国独特的汉字艺术。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从书法的书体看,一般来说,书法分为真、草、隶、篆、行五体。真书又包括楷书、魏碑。如何欣赏书法,可以说每一种书体都各有特点:

一、真书。主要体现字的间架结构,楷书是其他书体的基础。楷书和魏碑结构要美,各部分组成要布局合理,体现中正之美。在书写中要注重笔画的起、行、收,具有厚重感。楷书的代表人物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每人的书写风格各有不同,要认真体会。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代表作品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等。

二、草书。又分大草、小草、章草。草书是最难的,一是辩识难,它不同于其他书体,有独有的草书符号;二是书写难 ,尤其大草,主要体现线条艺术,要求线条刚劲有力、结构揖让多变、气息上下贯通。草书代表有张旭、张芝、怀素、王铎等。

三、隶书。主要是汉隶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由隶书又演变出了草书、行书和楷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经典的隶书作品,又有很多风格特点,一是秀美风格的隶书有:《曹全碑》,二是方正朴实的有:《张迁碑》、《鲜于璜碑》,三是风格典雅的有:《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四是摩崖刻石类有:《石门颂》、《西狭颂》等。

四、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首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它们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大篆代表作品有《石鼓文》、《秦公簋》、《散氏盘》、《毛公鼎》等。小篆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等。

五、行书。现在普遍认为宋代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是行书的代表人物,这些都离不开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是我国书法历史上的一座高峰,无人能够超越。宋四家书法风格各异,无论字法、笔法、技法、结体等方面各有千秋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