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院校、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大连职工大学是198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设置的综合性高校,设有四个教学系,四个分校即瓦轴、普兰店、大化、大重分校。设有以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23个专业。在校生5000余人。学校下设7所分校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30人,专职教师18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占25%,在中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占60%。学校校舍总面积70000m2,建筑面积65000 m2,主校区位于大连市华北1号。
一.我先来给您回答一下,现在公司内部为什么很少有职工大学了呢?在企业中设立企业内部职工大学在10年以前算是比较普遍,那时候对企业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都不算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职工大学已经被现在的高等职业学院所取代,企业要想开办一所职工大学的要求和成本越来越高。除非企业具有一些国企性质或特殊关系才有机会申请到职工大学办学资格,如:苏州吴中集团的前身为一家苏州国企校办厂,吴中集团下设苏州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苏教投)
苏教投所投资的职业大学
苏教投所投资的学校: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就是一家民办职业大学,这所学院承担了周边大批的企业培训,职工学历提升,职业技能考试等业务,这样来说,区域内再设置职工大学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有企业向***申请开设职工大学,也不会通过审核,会把贵公司的职工培养计划推荐到周边职业学院去落实。
二.接下来,我再来介绍一下企业如何与职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呢?把企业职工培养需求对接到职业大学,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职工大学被高职院校发展取代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它贯穿整个企业人才培养的***,也是高职院校或职业大学求生存谋发展的内在要求。校企双方单位共同协商需求,企业与职业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在产学研研究工作、职工学历提升、职工技能证书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使企业培养需求和学校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相匹配,适合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并且具有可实现性,实现学校和企业间的无缝对接,深入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交流,才能使培养的职工更具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更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职业大学教授在给企业员工培训
三.最后我再来介绍一下企业和职业大学之间培养人才的细节。 职业大学当和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后,会直接根据企业岗位职位和职业技能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了解合作企业的行业生产,合作企业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企业职工的专业技能、学历学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现有情况,根据现实问题,研究制定培养***,运用学校现有教学***库的资料,进行企业员工工作技能,创造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培养,为企业培养方案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案。
接下来职业大学会与企业签定建立职工学习或实践基地,在企业提出确定的培养需求后,企业参与定制人才规格、设置课程***、设定考核评估标准。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和合作企业的总经理、技术总监、项目主管等企业高管组成企业职工教学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企业的人才建设、技能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参与研讨重要的企业培养改革方案,协助企业确定新的发展策略,审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
四.总结:职业大学与企业协同一致开展职工培养***。这样的结果就使得职工培养***更为科学,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重复设置教学***,造成教学***的浪费,这样也遏制了学校有了教学指标,却培养不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专科一般指大学专科(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区别于本科,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专科层次不颁发学位,毕业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高职和高专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前者偏技术,后者偏理论,侧重点不同,无本质差别。两者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两者招生是并轨的
对于公司内部很少有职工大学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具体如下:
第一,公司成立自己的大学,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说到底会增加公司的成本支出。那么,一些中小公司为了减少支出,就不会有职工大学。
第二,公司内部成立职工大学,需要到社会各界或到大学院校请专业的老师到公司来讲课,那么这个老师的课时经费也会是一个问题。公司花费的少,就请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而就失去公司成立职工大学的意义。
第三,职工大学的成立还需要征求企业职工的意见。并不是每个职工都愿意到职工大学[_a***_]学习、培训,如果职工参与学习人数的少,也就失去了培训的价值。
综上,不少企业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成本支出问题,成立职工大学需要请专业老师讲课问题,以及需要征求大多数职工的意见等多方面因素,就导致了这些企业不成立内部职工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3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