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有一段时间的迷茫,在大学里,刚到大学,或许你还能坚持高中的习惯,努力的学习,但是当你发现你的周围都在玩的时候,你就容易受到影响,你容易放弃你当初的自己,大学不像高中,高中有老师可以给你制定计划,监督你学习,大学全靠你自己和自律,有的人说大学的科目很好过,基本上到期末复习一周就可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上大学几年,身边也有好多同学,每年都挂了很多科,到最后就学分修不到绩点不够就没法拿到毕业证,所以说还是要有努力一点的,同时大学里面你可以多学习一些,其他的,搞搞社交啊!,和别人多交流啊,加加学生会什么的,有的人说这些所谓学生会社团没有什么用,其实还是有用的,你过来人的身份,学生会可以培养你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社团可以培养你的兴趣爱好,这都是当你就业的时候,这些都可以写在简历上的,同时,学生会里边你也可以获得一些证书,这些都是有些用的,而不是有的时候你会感到迷茫,很多人都是这样,不知道干什么?同陪同学打游戏,打着打着也没有意思,关键是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然后发展下去,兴趣是最好的人生老师,你找到那个兴趣,你会更加努力往这个方向,你会找到你自己,去哪一份适合自己工作顺利毕业?或者继续深造,加油,路很广,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前行,但是只要你足够自律,阳光总在最前方,
因为大学不像高中一样,高中有人时刻提点你该做什么、做成什么样是好的,你身处的环境里大家都在为了相似的目标努力着——有目标,有氛围,且无需有多余的顾虑。
而大学呢,脱离了“束缚”,想做什么做什么。因而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做以前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例如游戏,例如追剧,例如party……短暂的消遣无可厚非,时间久了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只剩下了***,看似每天都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实则空洞无趣。与此同时,你的部分同学拥有了社团里学来的新技能;有的开始***,生活过得充实宽裕;还有的好学励志,课业入党图书馆一个不落……
反观自己,生活不积极,玩的不踏实,细想却也找不到目标。
这其实是很多青年人的通病,因而不必焦虑,大学正是好时节,我们可以逐渐找到想要的自己。
我给你提供我暂时能想到的两个方案。
1.静心 寡欲 思考 习惯
先远离那些让你“堕落”的东西(手机电脑等),然后做这样一件事:列出你当下认为的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项目,如学习、健康、自由、感情、金钱……等等。
列好后,我们基本就可以确定你至少是短期的努力方向。
然后细分目标,逐步建立习惯。如学习,你想做到①不挂科②过四级,就从最简单的每天20个单词,学半小时习开始,做完再去干别的事,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习惯以后再增加学习时间。其他项目亦是如此。
2.先做再说 培养新兴趣
我不清楚你所处的学校,也不知道你所处的年级,我无法来评估你所处的环境,但是你要知道,你乃至你的同学都处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残酷现实之中,也许你身在校园之中,还无法切实感受到这种压力,但是作为一名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来给你展现一下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2020届毕业生达874万,比去年多了40万,又一次创造了历史新高,本来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是空前巨大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经济衰退,公司倒闭,裁员。我的同学中只有20%的人签到了工作,剩下的都是要考编制,考公,当然这跟我处在一所政法院校的原因有关联,但是体制内的岗位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如愿,那么剩下的这部分没有考上工作的人怎么办?他们只能选择继续考或者找工作,而这两条路注定都不平坦。如果你不努力,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实践能力,当你在即将毕业寻找工作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简历上没什么可以写上去的,当hr问你专业问题时你发现自己似曾相识就是记不起。不去提升自己,那么失业的路上就可能有你的身影。
- 为什么?
2.怎么做?
1.时刻提醒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克服自己的懒惰,行动起来。
2.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经历,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见识,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参加一些学生组织,虽然说有些人对学生组织有厌恶的心态,觉得学生就是去学校学习的,不应该去当什么学生干部,沾染一些不良风气,但是我告诉你,当你毕业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企,机关事业单位,还是比较看中你的学生干部的经历的,有这个经历就是比没有的更具有优势。虽然这个经历未必能用上,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4.考取一些证书,比如四六级,国家计算机证书,以及自己专业领域的证书,
5.万变不离其宗,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要吃透,争取拿到一些奖学金,最好是国家级的。
3.还有吗?
有,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对自己思想进行洗礼的场所,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反思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3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