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
也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大学,起源于19世纪初,是指启蒙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
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职能的转变。
从1895年建立天津大学开始的。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沿用至今。“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天津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截至2013年末,学校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9万平方米,并正在天津市津南区兴建北洋园校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8710人,其中本科生15620人,硕士研究生10139人,博士研究生2953人。拥有57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现代大学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的***和教育改革推动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最早的现代大学是1898年由康有为创办的独立学堂,之后陆续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南洋公学等大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正式确立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制度,确立了教育为全国之本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现代大学为我国后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3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