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读本科》这部书。特色是没有那么的枯燥,而是多维的展现大学生活,包括学术水平。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豆瓣评分:7.4分 这本书是以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1)《学而》493字
(2)《为政》579字
(3)《八佾》689字
(4)《里仁》501字
(5)《公冶长》869字
(6)《雍也》816字
(7)《述而》873字
(8)《泰伯》613字
(9)《子罕》806字
(10)《乡党》642字
《大学》来源于《老子》,《老子》来源于《中》,《中》来源于《曲》,《曲》、《中》、《老子》这些经典中的很多内容在《大学》中变成了略语,如果不首先读懂《曲》、《老子》、《中》这些经典,就无法读懂那些略语。因此,如果要想读懂《大学》,必须首先读懂那些经典,否则,要想去解释《大学》,这就好比赖哈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大家好,我是耘梦泽侯老师,看到这样一个题目由衷地亲切,因为《大学》已成为我那个上小学的侄儿必学的书籍,所以至今耳边还响侧着他的朗朗读书声。
《大学》出自《礼记》四十九篇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齐心。欲正齐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止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气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4.所谓其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畏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5.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先说一下大学有很多人认为它是朱熹编写的,先纠正一下这是错误的!
《大学》是《礼记》中的四十二篇大约在春秋时期编著完成,为什么我们对大学那么熟悉,确实因为朱熹,因为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所以我们上过学的人只要你学过语文和历史都绕不开朱熹的《大学》!
说到我熟悉的名句大学都很熟悉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后来人总结的至理名言!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还有大家现在经常会说的君子慎独也在这里
还有一些成语的来源比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有一个心广体胖我们现在都叫他心宽体胖要注意这个胖的读音为pan二声!!!
我对《大学》就有这些了解,希望你能够多多指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