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
山水、动物、人物、工笔、写意、传统 。
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
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
元代有“画家十三科”,但内容相当庞杂,作为分类标准不适宜。
说起魏晋,那可是盛产美男子的时代,男人普遍爱美、爱化妆、爱显摆,史书上说到当时很多人的时候都会提到其长相如何如何。可是其时偏偏有一位专会画美人的大画家、大才子,我们一口气能说出他画的很多画,却不知道他本人长啥样。他就是东晋的顾恺之。虽然相貌不明,也许根本就是其貌不扬,不过这都不妨碍他成为绘画史上鼎鼎有名的的大人物。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画家。
提到《洛神赋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绘。顾恺之,字长康,博学多才,擅长诗词歌赋以及书法绘画,被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痴绝。
顾恺之在当时知识渊博并且才华横溢,但是淡薄名利,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
“三绝”是中国书画术语,有两种说法:
一是诗、书、画三者都有很高的成就称为“三绝”。如唐玄宗李隆基曾题字于郑虔的山水画上说“郑虔三绝”,也就是说他的诗、书、画造诣都很高。郑虔是个全才,可以说他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诗圣杜甫称赞他“荣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第二种说法是在画史上,东晋顾恺之被称为“三绝”,《晋书》顾恺之本传,称顾具有“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是一位博常」学的人,他的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识“六法”都对后来的传统绘画起到了很深的影响。
之后到了明清间,有人便把“才绝、画绝、书绝”称为“三绝”。
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外表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以下几项是否精美。
内涵
中国国画艺术品如何欣赏?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