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法的含义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lec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作业等级评价标准
一、书写认真,批改及时,数量足,没有知识性错误,有特色或创新,记优等级。
二、书写认真,批改及时,数量足,没有知识性错误,记良等级。
三、书写比较认真,批改及时,数量明显不足,没有知识性错误,记中等级。
四、书写比较认真,批改及时,数量明显不足,有知识性错误,记差等级
二级高处作业的高度是5M以上至15M,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2020年11月6日二级高危作业包括:临时用电,绝对高度在5米以上的高出作业,其他作业,起重作业。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
一、高处作业分级:
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