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为了保证经费管理有规则可循,特地划出了一部分出版社,只有在这几家出版社出的书,这个经费才给报账。
第二: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各有各的专业性,有专营高等教育的大学类出版社、根正苗红的人民出版社、专做字典的辞书出版社、教辅教材的教育出版社、主打童书的少儿出版社、***散文类的文艺社等等,基本上每省都必备以上几类出版社,除此外还有很多冷门的却有专业性极强的出版社,比如地震出版社、化学出版社、妇女儿童出版社、地图出版社等等等等。
第三,方便。很多大学老师没有时间精力或是社恐或是不懂讨价还价之道,所以选择在老师们常去的大学社出书。
出版社属于校办企业,利润一部分给学校,挂着学校的名号。很多大学有出版社,但并不是所有大学都有哦,我们大学就没有。
曾经,大学出版社是学校的事业单位,虽然很早就企业化管理了(自负盈亏),但以前的老员工仍是事业编制。后来,所有的大学出版社都要转企改制,那么大学出版社变为学校的全资公司。
学校对出版社社长有任免权。
出版社有相对独立的人、财权,而形成的部分固定资产归学校所有,例如购买的学校的房产只有使用权。
大学出版社并非仅为本校出版教材,本校的图书市场无法满足出版社的发展需要,越是好的出版社本校教材用量占比越小,另外,除了教材和专著出版,大学社大都有其他的出版方向。
随着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加剧,好的作者具有主导权,可选择的出版社很多。本校出版社并非占据绝对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