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是理科生。
1988年不到19岁的高晓松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于理科生感兴趣的电子工程系。但到了大三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学,放弃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清华,转身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预备班。
虽然这种行为看起来很任性,但同时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优秀的人在自己喜欢的方面也必定会大有作为
爷爷高景德是中国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外婆陆士嘉是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委员,主持建设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张克群。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高晓松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郭峰是名音乐制作人,相对而言,郭峰不如高晓松名气大,但论起音乐方面的才能来说,我更看好郭峰。
首先我们来聊聊高晓松。高晓松,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1996年推出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1996年高晓松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后发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麦田。1999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那时花开》。2002年自编自导并作曲电影《我心飞翔》,该片获得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和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2007年,担任歌手萨顶顶中文版的《万物生》的填词人和制作人。2011年9月9日自编自导电影《大武生》上映。2012年3月主持脱口秀栏目《晓说》开始播出。
高晓松出生在北京清华园一个逆天的学霸家族。高晓松曾说过:“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
再来看看郭峰。
郭峰,中国内地流行乐歌手,钢琴演奏者、音乐制作人、导演。郭峰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音乐,3岁学习钢琴,13岁考入四川艺术学校(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钢琴系,18岁毕业留校继续任教,经历了18年钢琴演奏生涯。他14岁发表了第一首自创歌曲《月光》,18岁时便成为中国音乐家学会中最年轻的会员。1985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任专业创作,同年发行作品专辑《心潮》。3月担任电影《大明星》的作词、作曲并演唱,同时发行此作品录音带。6月担任中央电视台"古今戏曲大汇唱"大型音乐节目的编曲、指挥。1988年东渡日本,1991年赴新加坡,1995年回国继续音乐事业。从《我多想》《让世界充满爱》《地球的孩子》《恋寻》到《心会跟爱一起走》《永远》《甘心情愿》《不要说走就走》,一首首金曲铸造了经典。
高晓松是个才子,他的综合实力较强,可以说是处处开花,也写了不少歌,但主要是作词;而郭峰的才华主要体现在音乐上,他写的歌,作词,作曲,包括编曲,都是自己一手操办。在90年代,郭峰的歌首首都是金曲。所以单从音乐领域来说,郭峰是要胜过高晓松的。
抛开高晓松粉丝的身份,依然觉得高晓松的音乐好。时间是检验作品的唯一标准。校园歌曲已经传唱了两代人,中年人怀念,少年人懵懂,而且会不断传唱下去,而且近年新作不断,创作力保持的很好。而且中国的流行民谣就是以高晓松,老狼为代表的音乐人带领起来的。民谣在乐坛有一席之地应该感谢他们。
郭峰、高晓松,这两个音乐人肯定都属于富有才气的,也都创作或演唱过一些流行多年的歌曲,有些至今已经成为华语经典。
如果比较他们两人的不同,郭峰相比高晓松更富学院气,而高晓松混迹音乐圈多年更多还是凭才情,并没有像郭峰那样专注。当然如果论名气,不管是音乐作品影响力还是其他方面成就,目前郭峰已经无法和高晓松相比。
高晓松也不是一好百好,前段时间在线直播经典名著赏读一度翻车,被网友批评地几乎无法继续。
高晓松深度参与校园民谣
高晓松在音乐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是引领和推出了校园民谣这样的曲风,并创作出不少代表作品,几乎成为国内校园民谣的代言人。
他创作的《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最早收在《校园民谣1》专辑当中,经过老狼的演唱迅速走红全国。后来高晓松将自己的作品打包,推出专辑《青春无悔》,受到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追捧。
郭峰的谱曲才华胜过高晓松,歌词却比不过。主要是郭峰写的歌词,虽然朗朗上口,但是缺乏深度和意象,所以显得肤浅。高晓松在文学历史方面的修养,显然在郭峰以上,所以写出来的歌词往往背后有深意,在郭之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