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您说的很对,高校的特聘教授或者副教授都是没有编制的,都进入了中国高校改革的所谓的“新体制”。中国高校的人事改革,目前就是在破除所谓的编制,以后很多引进的人才都会在新体制下,都没有编制,虽然也不知道这个进程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与之相比,博士后也是没有编制的,但这个情况和特聘教授或者副教授不同。博士后说点不好听的,就是科研领域的临时工,2年或者3年出站后,还是要面临重新找工作的问题。
虽然国内的博士后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是,国内畸形的科研体制,对博后出站的科研人员找工作仍然是个巨大挑战。
更近一步说,所有博士后的终极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成为高校或者研究所的“特聘教授或者副教授”。一旦梦想成真,那真的是鲤鱼跃龙门了,阶层也发生了改变。特聘教授或者副教授的收入,国内的高校开的薪资能在60-80万,更高层次的人才,甚至超过100万。但是博士后出站后,能够成为特聘教授的人员寥寥无几,比例特别低,特别是对土博或者土博后来讲。
总之,科研这个领域的内卷真的是很严重的。全球都很卷。只不过美国的人才还有机会去发展中的国家去找教职,而土博后们只能在国内继续内卷了。
1.博后入站的要求相对较低。
3.博后一般只能签两年,两年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写论文,写本子,干杂活儿,讨好领导,看能不能留下。特聘副教授一般签3-5年,目标是转正式的副教授,非升即走,当然也得讨好领导,不过没有博后那么苦逼。
4.特聘副教授有安家费,科研启动金,工资收入一般也比较高,整体收入比博后高。
编制这东西属于历史遗留产物。编制通常意味着用稳定换不确定的高收入。对于能写能发的人来说,编制只会是一种束缚,让你饿不死也撑不起。现在的改革方向都是朝没编制发展,多劳多得,发展空间更大。编制最束缚的其实仍然是高技术国有垄断行业,比如航空航天。体制内很多牛逼的人才,收入并不高,但一旦放开市场化,这些人的身价会翻好几倍。这也同样适用于高校的科研工作者。
差别大了。
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博士后的差别,首先在工资上面。不敢说有多么巨大的差距,翻上几倍总是有的。
其次在身份上。特聘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是一般是指学科带头人,或者青年拔尖人才。一般要有各种学术帽子的,杰青、长江、千人。
博士后就是博士毕业之后的一段工作经历。博后结束之后能不能留在这个学校升职副教授,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要求一般也都很高,越好的学校要求越高。
所以他们的区别不是有没有编制的区别,跟编制没多大关系。都到特聘教授的级别了,谁还会在乎编制?
当然有区别!
博士后只是博士毕业后继续在每个高校或者研究所工作几年再找单位的!但是一般不会留到做博士后的高校的!
高校的特聘教授或者副教授通过“非升即走”(一般是5年时间),根据情况是否能够留下来!有50%可能留下来!
博士后一般是二至三年时间。
因为博士后不是学历和学位,是工作岗位和工作经历,是博士毕业后经过招聘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也就是临时性的科研工作,博士后二至三年后经过考核合格发给博士后证书,可以正式进入职场。
博士后不一定在学校,也有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等,只要有博士后流动站,就有博士后岗位,博士后不是学位,是工作经历,就是博士毕业后,经过招聘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两年左右,到期经过考核合格后发博士后出站证明,所以不一定是在学校,可以在任何专业对口的博士后流动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