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好大学差专业和好专业差大学其实还是看看你的学校有多好。
如果你是211和985的学校,即使专业不好也没有关系,你现在学习的专业和你以后就业岗位不一定相符合,比如你学师范专业没准以后你会从事其他行业,所以这时候学校显得非常重要,另外以后就业还是要看你的出身的,有一个好大学那就是好的牌面,你会比别人更有优势。而如果你不在乎出身就是想学那个专业那选择差的学校但是还是要说在差的学校有好专业但是差的学校教师***不一定好,所以说到最后还是要考一个好大学,因为那里有好的教师***,如果你喜欢这个专业到了好大学可以去好大学听这门课,就当自己的爱好多学习都挺好的,而你选择差学校那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在以后就业中也会受到阻碍,所以最终劝你选择好大学。
希望你能到好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您好,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边学边思考,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好的专业和好的学校,我建议选择好的专业。为什么不选择好学校呢?原因如下:
一些学校虽然很有名气,但是为了成为综合性大学,盲目开设了几乎所有的专业,以体现其综合性的特点。但是专业面铺设太广,就会造成一些专业的建设跟不上,师资队伍也跟不上,教学质量跟不上。最终吃亏的是毕业生。相反,一些不是名气很大的学校,在经费和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更愿意建设已有的专业,把已有专业建设成精品权威专业。这类学校不会将专业面铺设太广。一些不是很有名气的学校,却有着非常好的专业。
因此,我建议您优先考虑好的专业。
两个好才是真的好,相对来说好专业会比好大学要好,但是没有报大学何来好专业呢,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是好大学差专业,还是差大学好专业呢,你选的是那个就说明那个对你来说会更好一点。对不对呢?
专业与学校间,个人提议选择学校。对于选择学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校所在地的城市。
***如你选择一个好的大学,这个学校的知名度绝对会带给你名校光环,毕竟在我国这个体系下,985高校、211学校、普通高校还是不一样的。其次,你能够确定的校友***,毕竟同一个学校毕业的相互之间天然存在亲近感。最后,你能够在这个学校里的几万人之中挑选你的学习目标,在他们身上学习出色的特征。总的来说,学校的知名度和校友***会在你即将开始工作的时,甚至毕业后的几年给你很大的助益。
***如你的大学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你所能认识到的出色的人的机会和概率远远大于其它城市,和这些人交流和共事会对你未来的处事方式、视野和思维方式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为学习对象范围的差距,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平时见过的人和世面更多,会潜移默化的朝着四周出色的人学习,这些人毕业的时候天然具有更高的洞察力和解决细致问题的技巧。
所以选择一个好学校是十分重要的。
好学校的差专业,还是一般大学的好专业怎么选择?
***如是985,那么只能调剂专业,那么好点211能选到不错的专业。那该怎么选择
?
其实不单单是985/211的问题,是所有考生的任何一个分数都面临这个问题。
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因为这个建议不能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当然我也可以说一说,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最好是先选专业候选学校,到了211这个级别,专业的重要性要大于学校。
那么什么是普通人家呢?
咱先说什么是不普通人家,不普通人家就是咱传说中的二代,家里有矿那种。就是自己一辈子不愁吃喝拉撒,自己不挣一分钱也让家人过得体体面面的人,基本上不用工作,或者工作就是接班的人。反正学啥专业都不重要,重要的混一个名校的牌子,这类人当然是学校越厉害越好,任何专业都无所谓,当然尽可能学简单易学的文科啊,管理啊,反正啥专业都是为了镀金,最主要是在大学学会怎么笼络人家,怎么管理大家,怎么学会当大哥。
那么普通人家呢,就是毕业了要考自己手艺吃饭,不能说无依无靠吧,反正都得靠自己,那么就得选择一个好专业了。因为大学的牌子可以说不能当饭吃,至少不能让你吃一辈子。
对于普通人,要选择一个好专业,因为211的牌子基本是够用的,如果你选择了环化生财等天坑专业,就是985毕业也是瞪眼。
院校加专业好
院校+专业”就是目前推行的平行志愿。每个考生可填报6所(有的地方可填8所)大学,每个大学6个专业。它是按照“遵循志愿,分数优先,一次投档”的原则,对考生志愿由计算机自动依次检索,逐一对应,进行投档的录取模式
这就叫双料学士了。就好比就业的时候,你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而一个学位的只能往前走。如果能把两个专业结合,融会贯通,那就左右合一,路更宽了。个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真的是对两个专业感兴趣,多修可以拓宽思路,如果单纯为了多个学位而多修一个专业,那我觉得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增加社会经验,比单纯学习专业更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