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真的很重要,但未来从不从事相关专业真的不一定。
从我身边同学的经历来看,有70%的同学还在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另外30%同学都已经转行,而且转行的趋势呈现上升的趋势。
有的同学转行从事教育工作,比如辅导老师;有的搞行政,考公务员,考军队文职等;有的做生意,创业等
尽量还是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工作或者工作都不满意,转行从事些别的工作也很正常。
大学的专业真的重要吗,毕业一定要从事这个专业吗?
弟弟现在大一,最近一直在叨叨一个事情,说他高中学的是文科,那为什么大学就选了一个工科的专业呢?所以他打算毕业以后考个文科专业的研究生,那我给出他的建议是:第一,现在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然后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文科专业;第二,好好读这个专业(其实我觉得专业挺好),研究生还是读这个专业或者是类似的进阶专业。为什么我给出这2个建议呢?我们来算个时间帐:大学4年然后转专业,那就意味不会从事这个专业,相当于这4年白白折腾,即使有收获那也很少,所以与其这样不如现在放弃。那浪费的只有1.5年而已。
我大学毕业以后没有从事本专业改行了,所以感觉上大学的时间除了认识了朋友、增长的见识,学识方面4年时间真的是完全浪费了。
所以如果不是非不得已,建议一定要从事本专业。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适合你自己发展的专业,也许对你真的很重要,这专业很有可能会陪你度过余生!如果专业和你有缘无分,大学毕业,很多大学生都是跨行跨业!希望你还是尽量在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加以学习,毕业后很有用!
1.深度剖析,发现自我
方法一:找一个让自己心静的时间,寻一处安静的环境,深度剖析自身,从优点到缺点,从个人兴趣到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从现有能力到不足之处,从性格特征到自身局限等。
方法二:正所谓“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借助周围人的主观建议、评价(如父母、长辈、老师和朋友),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且真实的认知。
方法三:互联网愈发发达,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测评工具客观地审视自己,剖析的更全面。
通过以上的手段,我们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在哪个行业发展、想创业想工作还是想继续深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 环境调研,确定目标
有了大致方向就得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小环境有一个充分地了解。
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包括职业,还包括行业、社会,了解的方式可以通过自己过去的实习经验、过来人经验、百度词条、引擎搜索、BBS论坛…
具体调研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意向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能力技能要求、任职资格、稳定或者具有挑战、职业行业前景…
专业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肯定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会好一些,如,医学,法律,计算机等专业。但是毕竟最终作为职业的选择,人作为个体是可以自主选择的。最终职业的选择还是要看个人的意愿。举个例子,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是纽卡斯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双硕士,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但是最终,他作为喜剧演员享誉全球,所以,事在人为,不要因为专业而让自己的人生受限,一切皆有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