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的问题还是很敏感的,乒乓球虽然被称之为“国球”,但是没有被国家大力推广过。个人观点: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国球”,是因为这项运动在世界上无人能敌。如果乒乓球和足球一样成绩,还能不能被称之为“国球”。
乒乓球影响力小的原因:1、没有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和国家的大力推广。2、没有激烈的对抗和震撼的视觉效果。3、乒乓球是一个参与度和配合度很低的运动。
大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1、乒乓球运动不能直观展示男性阳刚的一面,也不能展示女性柔美的一面。2、免费开放的场地太少。3、乒乓球是注重技术多于力量的运动,入门的门槛偏高。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两极分化严重,主力军是4-10岁的儿童和中老年人。家长让孩子学乒乓球的目的,多数都是为了孩子不近视,中老年人打乒乓球的原因,是因为其他运动强度太大容易受伤,乒乓球才成了他们的首选。哎!可怜又可悲的“国球”
想了解更多乒乓球知识,记住下面图片的名字,关注并私聊我。
孩子们都学习了,哪有时间玩乒乓球?再说,场地在哪?其实,排球、篮球、足球玩的人更少,因为是多人项目,一时半回凑不起那么多人,谁和你玩?谁有时间陪你玩?场地在哪?从早上7:00至晚上11:00,学在都在学校,中间只有午休2小时,吃午饭的1小时,哪有时间?再看看,现在的中学,有乒乓球台子吗?有几个排球场、篮球场(都是上体育课用的)。
本人是大学乒乓球院队的,这里说两句。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乒乓球上手慢。新手往往打两球就没了,而且是滴答波(广东话)。一个动作要学挺久的,而且学了往往还用不上,因为新手反应速度慢,总是站不到合适的击球位置。正确的击球动作是要整个身体协调运作的,缺了一个环节都不行。而且是用腰带动身体击球,对于不了解乒乓球的人来说,简直无法理解,用腰打球?很多人打了两天就不打了,坚持下去的爱好者比较少。
二:乒乓球好玩不好看。如果你自己去打乒乓球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其实蛮好玩的,很多同学都这么认为。可是,看乒乓球比赛就感觉很无聊,没有那么***。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通过观看一种运动项目,从而开始学习这种运动的,尤其是球类运动,比如NBA吸引了无数人开始打篮球。乒乓球比赛其实讲真的,不是很好看,所以大家对这项运动也不感兴趣。我们每年招的人很少,隔壁篮球羽毛球却是门庭若市。
谢谢邀请 @乒乓社交开球网 作答
所谓的“影响力小”、“参与度不高”只是一个相对评价,小、高要看和谁比了。 我认为题主的意思是,乒乓球影响力没有以前大,大学生的参与度没有足球、篮球高。 这个我是同意的。
原因无非两点:
1)社会进步了,大家的体育爱好、消费有了进步,不再满足于乒乓球这种投入花费比较少的运动。
2)中国乒乓球实力太强,国际化不够,影响了它的发展。
至于大学生,其实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每个211/985大学都有自己的乒乓球协会,乒乓球是一个参与型项目,并且上手比较难(相对于羽毛球),但一旦上手就欲罢不能,可以打到80岁,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工具。
要说影响力,乒乓球在中国真不小,绝非题主所言。但要说大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倒可能是比较客观的事情。但这两点,并不矛盾。
若放眼全球,乒乓球自然比不了足球,也比不了篮球。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世界杯影响力甚至超过奥运会,NBA篮球全球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中国乒乓世界无敌,但乒乓球职业运动员和和足球职业运动员平均收入相差甚远。其中的原因就是足球项目的影响力远超其他项目。你看就国足这水平了,即使限薪也是千万级,而乒乓球运动员呢?即便是乒超顶级联赛中的球员,有的一年也就个几十万而已。
但要说乒乓球,在中国影响力还是挺大的。这其中有历史渊源,也有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确是适合亚洲人,且最适合中国人。几十年乒乓文化熏染,我们的乒乓底蕴极其丰厚,也因为人口基数很大,参与乒乓球的人数也极其庞大。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级球迷,不像足球迷篮球迷那样只看不打、不踢,而是常年打球并参加比赛。这些人对乒乓球是极其关注的,国际赛事我们队员的胜与负,尤其是重要比赛,如世乒赛和奥运会的成与败,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才会有当年刘国正力挽狂澜、挽救七个赛点击败金泽洙之经典名局被久久传诵,会有王皓2004年奥运会输给韩国人柳承敏而至今被国人耿耿于怀,也才会有2010年女乒团体兵败莫斯科刘诗雯丢两分而成为永远的“痛和殇”。
客观说,大学生体育中参与度最高的,应该当属篮球。包括笔者早年参加工作,在22-30岁这段最黄金岁月里,参与最多的也的确是篮球,中间有一度时间狂恋足球。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有时间、有场地、有球伴,乒乓球的确是放在第三位的补充运动。
现在也偶尔会去大学校园里溜上一趟。有意思的是我们本是冲着乒乓球去的,路过篮球场时,也会被热闹的场面吸引,忍不住驻足观望一会儿。回想一下过去的篮球时光,不仅手痒难禁,并且最还是跑进了场地,卡卡地打上一会儿,确实很爽。
大学校园里也会有乒乓球场地,但相对来说,普遍水平“惨不忍睹”。露天场地球台也是那种简易铁皮替代品,不可能是标准木制。弹力很差导致球感、节奏和手感都会大变,打习惯了室内标准球台,猛一下根本就没法打。最关键的是,放眼望去,没有多少人打,即便有人打,水平也是极菜,动作扭七裂八,许多连初级都算不上。刚刚看到的在篮球场上动作相当漂亮、投篮相当准的一个大学生被同学叫过来打乒乓,立马感觉就成了一个根本不懂体育的人了。
当然,这也并不能否定大学生的乒乓球水平。高手是有的,但高手通常不会在这样的露天场地打球的。其实要说现在人们早期启蒙以及练球的条件,比及上个世纪的六、七、八十年代来说,都要好得多。过去除了走专业路线的,哪有什么教练?纯粹就是露天球台打野球出来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过比较专业的系统训练,在小学、在初中,这样的孩子很多最后并不会走专业,而是选择读高中与上大学,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实际上是提高了大学乒乓的整体水平。只不过,这些人一般不会来这种简易球台打球,但如果学校组织乒乓球比赛,你看吧,很多水平相当不错的就会露出来了。
有人说过,乒乓球实际上是球类运动里,最难的一种,极难上手。平素里你觉得某人体育运动挺有天赋的,但如果不经过较系统练习,你让他打乒乓,会觉得这人与运动天赋似乎无关了。乒乓球就是太难学,极吃功夫。如果不是走专业,若不是酷爱,很难有人把它打得像模像样。而大学体育里,篮球和足球又因为大场面、运动体验不同而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自然参与人群。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大时代,人们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每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乒乓球也会凭借其迷人之处继续吸引很多人来参与,并不会因为当下大学生参与度相对不高而坠落。
因为美妙,所以吸引,谁玩儿谁知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4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