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的两部重要经典。
2.大学是“诚之者”的君子之学,中庸是“诚者”的圣人之道。民国时大儒段正元说:“大学只言诚意,中庸乃云诚身,二者皆黄中之实学,一自始位言,一自终位说”。
3.君子之学是“始条理者”的金声,圣人之道是“终条理者”的玉振。大学是“二本”,中庸是“一本”。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分,由孔子的***及后人所编纂。《大学》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方法。
以下是《大学》中庸的原文及解释:
原文:
中庸之道,可謂至矣!民鮮能久矣!
解释:
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最为至善的道路!但可惜,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坚持。
我认为其中有二条:
第一《中庸》的核心是指人的处事之道,做到不偏不倚,达到在动态中把握中正之道。
第二《大学》的核心是指人的行为要做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大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明德的核心思想,才能做到亲民和止于至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5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