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是一年两次,具体安排看当地政策。2023年上半年是约3月报名,约5月考试。下半年是约9月报名,约12月考试。考试通过的话考完后三个月内就可以拿到证书。
长春普通话考试是每个月都有。
报名方式有两种:
(一)单位集体统一组织报名:由组织单位直接与测试站(中心)联系,需要开具介绍信或者统一打印考生名单,标注考生身份,加盖单位公章。统一填报报名信息表,统一缴费。
(二)社会零散考生报名:一般以网上预报名、现场确认、现场缴费的方式进行。吉林省2019年下半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网上报名于9--12月期间不定期开放。请自行关注吉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在线报名系统了解网上报名开放情况。
12月2日上午10:00
吉林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开放网上报名,测试时间12月20日。考生可通过吉林语言文字网***://yywz.jlipedu.cn“吉林普通话水平测试在线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本批次为在线缴费,请考生按现有身份选择缴费金额,学生25元,教师35元,其他人员50元。
据说河北承德某县人说普通话非常标准,这个我不太了解。除此之外,任何人,只要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他说话都或多或少带有地方口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谓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随便找个北京人,再找个央视播音员,只要让他说几句话,我们就能听出谁是播音员,谁是普通北京人。据说央视播音员中,人数占比例最高的并不是北京人,而是哈尔滨人。
说普通话带东北口音,其实这是很多东北人说普通话时存在的问题,最可怕的是还不自知,东北话与普通话差异小,但矫正起来更难。
我们先分析一下原因:汉语普通话的定义我就不赘述了,书上写的很明白,我们主要讲一下语句的发音,它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轻重音和儿化韵。如果单抠词的发音,最后说出的普通话就像是三十年代的国语片。东北人说普通话第一个常见错误是字词的四声有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人,通过学习是可以矫正的,比较难的是说话接近普通话的东北人容易把句子的重音放在后面。这样只要一问你是哪里人,就算你回答是北京人,人家也会知道你是东北的。
我也是个东北人,在学生时代,普通话说的应该算很标准的,在北京我不说我是东北人就没人知道,因为我几乎不说东北特有的土语,要不是当年是理科生,我都想考播音员了。有人说东北话会传染,真的没错,现在的我说话,时不时也会带出几句东北特色的话来。
学习语言有时候需要一点天赋,但更重要的是磨练,最好的方法是听央视新闻联播,然后自己录音模仿,不过做主持人也不要练过了,不然满嘴播音腔也很麻烦,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能准确拿捏,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能够运用自如才是真功夫。
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国标准用语。虽然东北方言属于北方话,也最接近普通话,但与普通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和区别的。
一、东北话发音独特
普通话有些没有韵母的词,东北人在说话时要加上n。例如:恩爱(nēn nài)、 爱(nài)人、安(nán)排、摁(nèn)住。东北话把r音发成y,比如:本人(yín)、吃肉(yòu)。
二、东北话有独一无二的词汇
在词汇上,东北话有很多普通话中没有的独有的方言词汇。比如,把“絮叨”说成“磨叽”,把“打你”说成“削你”,把“脏”说成“埋汰”,把“吝啬”说成“嘎巴”,把“夸大”说成“血呼”,把“中间”说成“当腰”,把“多事”说成“欠儿登”,把“口水”说成“哈喇子”,把“立刻”说成“立马”等等多不胜数。
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人,在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东北语言环境下,已经不自觉的把东北话融入血液中,即使成年以后,刻意的去改,也没办法完全去掉特有的东北词汇。虽然发音接近普通话了,但不留意中“溜出”的东北特有词汇,也会被别人发现是东北人。
东北三省中,黑龙江人说的话最接近普通话,辽宁话无论怎么说,大碴子味都会不经意的跑出来,吉林人的口音介于两者之间。
吉林人要想改掉东北口音其实并不难,只要“忘掉”东北独有的词汇,多接触说普通话的人(有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两、三年就可以说满口的普通话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ristianjonbillett.com/post/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