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专业 > 正文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及排名哪些专业最好

  1. 清华大学有哪些专业?
  2. 2021清华大学院校代号及专业代码?
  3. 什么是“清华简”,你了解多少?

清华大学哪些专业

清华大学有以下专业

新闻学艺术设计、微电子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

清华大学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海洋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需要学校最新公布数据为准。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及排名哪些专业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1清华大学院校代号及专业代码

清华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3。清华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111***”,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清华简”,你了解多少

最近这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古文字学界乃至经学界中最广受关注、影响最大、也最重要莫过于“清华简”了。大名鼎鼎的“清华简”,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关注和惊叹,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最显赫的学问。那么这清华简究竟是何方宝贝呢?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及排名哪些专业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简称。2008年7月15日,清华大学校友向母校捐赠了一批战国竹简,受到校方高度重视。清华大学立即组建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由李学勤先生出任主任并组织专家进行了清理、保护和拍照。10月14日,校方又邀考古学、古文字学方面的名家权威对这批竹简进行了观察鉴定。专家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清华简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清华大学专业介绍及排名哪些专业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专家研究和碳14的测定,这批竹简包括整支和残片共有2388枚,是战国中晚期文物(公元前300年上下),主要内容为经史类典籍,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从未见于史书,是前所未见的珍贵史料,文献价值极高。根据研究还原,清华简原来应该在1700支以上,绝大多数竹简上都有文字,一般比较精美整齐,保存良好,清晰可辨。少数竹简上还绘有图形,颜色相当鲜明。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2008年7月,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这批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这批竹简于2008年7月15日被运到清华大学。校方立即组织专家,用3个月时间对它们进行了清理保护。据清理后统计,清华简中整简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   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46厘米,最短的10厘米左右。简上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精整清晰。有少数简上还有红色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2008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2008年10月14日,由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得出结论:竹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内容大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书。   为了印证这一论断,2008年底,北京大学加速器质普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这批简中的无字残片标本进行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矫正后,得到的数据为公元前305加减30年,即战国中晚期之际,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另外,专家还请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对竹简残片的含水率做了测定,结果是400%,这是曾经在水中浸泡千年才有的结果,现代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李学勤说:“我们大胆猜测一下,如果这批竹简出自湖北,它的制成年代是在白起伐楚(公元前278年)之前。”

【关于《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竹简”一词听起来年代久远,满怀求知若渴崇敬之心,建议请将“原著”通过有线、无线、多媒体公之于众,让古史爱好者一睹千年古书风***,到底是陶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还是蝌蚪文写的著作,外行可以瞻仰至圣先贤大作,内行也可增长上古书法文意辨识能力,也可集思广益共研这两部著作的真伪,利国利民。

最新文章